1.親子不同堅持度的教養法
親子不同堅持度 | 互動結果 | 教養原則 |
媽媽高堅持度VS孩子高堅持度 | 親子間硬碰硬 | 灌輸孩子<過程才是最重要的,而非結果>的觀念 |
媽媽高堅持度VS孩子低堅持度 | 孩子會覺得限制太多 | 父母別愛跟其他孩子比較
遊戲也要以少量多餐方式進行 |
媽媽低堅持度VS孩子高堅持度 | 媽媽拿孩子沒輒 | 讚美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 |
媽媽低堅持度VS孩子低堅持度 | 親子共同學習面對挫折 | 告訴孩子,父母可以幫他做甚麼
,讓孩子恢復平靜 |
2.手足間調停五招
👉不要完全禁止衝突,要公平處理
爸媽不要太早介入,先觀察一下他們的處理方式
👉每個孩子都要有和爸媽獨處的機會
多給孩子親情的溫暖 有利於發展正向情緒和社交能力
👉減少無意間的比較
多讚美優勢,用優勢帶動劣勢
👉調配時間,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
主動關心孩子的交友、學習狀態及心事,孩子不當吸引爸媽關注的行為也會減少
👉手足年齡差距大,別讓小的恃寵而驕
老大會有獨生子女的氣質而小的則會過度依賴
老大心智較成熟,更會在意爸媽有沒有關心自己的生活及心情
別過度寵溺小弟妹而一直訓練大的去照顧小的
3.獨生子女的教養原則
A
有愛,也要有原則
家中要有規範,讓小孩子可遵循
例如:拿爸媽的東西要用借的方式,而不是拿了就走。如此在外才懂得想要東西時
要用問的,而不是拿了就走
B
提供更多的同儕互動機會
C
父母親的衝突不要將孩子扯進來
D孩子會長大,要適時放手
從小訓練收玩具、做家事,養成分享和自理的習慣,就不會變成家中小霸王
E
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強項
F家人教養態度一致,親師充分溝通
G爸媽相處就是孩子最好的鏡子
H父母不要太快出手幫孩子
I當個理性的聆聽者
要讓孩子知道你相信他會繼續努力,而且你會支持孩子,一同分析問題,找到原因
4.除了打,還有別的方法嗎?
『我們都是打罵教育之下的成功產物』,這句話只看到一部分的孩子;
也有一部分的孩子,是因為你動手了,而讓他跟家裡的距離變得更遠了,他一直在等長大之後,能逃離這個陰影。
打罵教育下可能發展出的人格:
一、不自覺地模仿大人的暴力
二、因為幼兒時期的經驗,在長大後對於暴力有過度莫名的恐懼
三、越打越皮,越來越難警告,甚至有時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情緒
四到六歲是「心智發展快速期」,兒童同理心發展最快速的年齡,簡單的說,這個年紀開始懂大人的心思
三歲前被打罵教養,五歲後打人的機率是五倍
家長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,反而造成許多負面影響:
⧪危害兒童的心理,甚至會產生精神疾病:體罰容易讓孩子有攻擊行為,例如長大會攻擊父母或毆打女朋友
⧪認同暴力:長大後易出現以語言或體力強制對方進行危險性行為和自虐行為
⧪失去自信心:體罰會使孩子情緒緊張、產生恐懼感,甚至造成焦慮症、憂鬱症
⧪使親子關係緊張、疏離
研究發現,掌摑孩子會令大腦前額葉區域的灰質變少,這個腦區域主要負責判斷力和思考能力,灰質減少會造成孩子的學業表現、智力下降。
替代體罰的方法:
💗帶孩子罰站讀秒,結束時,讓他說對不起,並完整地說出"我下次再也不敢打弟弟了"等錯
誤行為
💗把ˇ孩子帶到面前來,限制他接下來的活動,請她好好看著你,跟他說你現在非常生氣,因
為他做了一件非常危險的事,不准嘻皮笑臉,請他觀察自己做了甚麼。例如:他動手,讓
人家痛到哭,如果換成他自己,會喜歡這樣嗎?
💗罰勞動活動,如收玩具、整理家務、幫忙當小幫手等,來換取原諒
💗禁止孩子最喜歡的活動當逞罰,跟孩子說:"亂丟玩具沒收好,下一次就不會有再玩遙控車
的機會""鞋子亂丟,就不要出門,戶外活動的時間是你耽誤的,你自己動作越慢,玩的時
間就越少"
💗在限制孩子活動的情況下,讓他重複說出自己下次該做出的好行為。例如,沒經過別人同
意就動手拿或搶人家東西,可以邊罰站邊說出:"下次我會先問別人,不會先動手"
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,家長如果要了解根本原因,最重要的就是蒐證
避免以下狀況能避免孩子情緒大爆發:
無聊、餓、累、挫折、焦躁不安、生病、疼痛、沮喪、害怕、不知道如何表達情緒等
共同討論,孩子也需要大人尊重
爸媽要以理服人,和孩子建立出正確的共同討論模式
有效的親子溝通術
雙方都有表達見的機會、試著客觀的為他澄清他想表達的意見、討論每個意見的優缺點,也包括父母的意見、決定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、和孩子溝通時善用同理角度,別自以為是地想要糾正孩子
5.情緒會影響孩子:媽媽開心,孩子才會開心
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焦慮指數偏高,會嚴重傷害孩子的發展,主要有以下五點:
😟孩子變得沒安全感,黏人退縮
😟孩子比較敏感愛哭,情緒調節差
😟孩子不容易專注學習,成績低落
😟孩子生長曲線會出問題,長不高
😟孩子壓力指數變高,睡眠規律差
1.遇到別家孩子沒禮貌,父母如何引導?
作法一:對方孩子為小霸王=>家長可跳出來跟這孩子說:「這裡是公園,所有東西都是大家的,你可以說你先到,但不能說所有玩具都是你的,要玩多久,請你跟我們說,我們沒有要跟你搶的意思」--跳出來說明原因,一是讓孩子有安全感,二是示範給孩子看,遇到問題,要用堅定的態度且想辦法解決。
作法二:孩子是無心的=>玩團體遊戲的能力沒那麼好,可能被認為玩不起來而被排擠,家長可以跟這些孩子說:「我們可以幫你們撿球,我們兩個人一隊,請讓我們試試看」--幫自己的孩子找出團體遊戲裡的角色及位置,一增加自信心,二讓其他孩子發現,原來能力弱的孩子也能融入團體。
作法三:這個孩子是故意排他型=>這類孩子通常是教養出了問題,可以跟自己孩子說:「我覺得他很不對,可以亂丟人家東西嗎?」這時,自家孩子就會說:「不行」,把這類孩子轉換成負面教材,但也要跟孩子說:「但我相信他不是每一次都這樣」還是讓孩子相信世界的美好。
2.分享怎麼教?
「分享」是一種社交合作的行為,早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來,例如八個月大的孩子就會分享他的食物給爸爸媽媽。
"分享"到了幼兒時期卻變得相當困難,因為他們開始懂得有"分享"就有"犧牲"。
由於分享需要去注意並體會到對方的內在想法,也就是心智解讀能力,學齡前的男孩子,心智解讀能力越好,好鬥、破壞問題行為就越少,女孩則是社交能力越好。
教分享的方法:
😊製造"一起玩比較好玩"的成功經驗
😊孩子一時半刻不分享,不代表他就是自私,給孩子多點時間想想
😊孩子先從大人身上學分享。如果大人總是禁止,她們就會學到錯誤的互動經驗
😊玩具該有公私之分,不是買來都是大家的。要有交換的經驗
😊不要常說"你比較乖,都會分享給別人;他都不分享,我們不喜歡他",久了,常讓的孩子
會覺得不公平,被讓得也學不到分享,可以跟分享的孩子說"你做得很好,一定有更多孩
子想跟你玩",跟不分享的孩子說"要記得說謝謝,下次就換你分享囉"
😊常帶孩子看圖說故事,玩角色扮演,有利於孩子心智解讀、決策判斷能力,分享也會主動
產生
分享不該只存於孩子與孩子之間,分享是社會互動行為,所以在家中也要無時無刻演練的
例如:"這是媽媽的,你要先跟媽媽借喔" "這是媽媽買給大家吃的,所以要留一個給爸爸喔"
3.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?!
NG觀念
一、看到孩子沒打招呼,就說人家沒家教
二、父母把沒打招呼和沒禮貌畫上等號
三、孩子一直被強迫要求打招呼,有些孩子只是沒準備好
分享和遊戲行為發展有關 發展里程:單獨遊戲(世界我最大)-->平行遊戲(你有什麼我就要甚麼)-->
共同遊戲 (一起玩更好玩)
2歲後才會出現
居家親子小遊戲,提升孩子社交力:
研究證實,與父母互動越多的寶寶,孩子的認知反應會越聰明!!
以下遊戲,爸爸媽媽孩子玩:
👶玩鏡子遊戲,扮鬼臉
👶多接觸大自然、親子館
👶讀繪本親子共讀
👶玩扮家家酒、角色扮演
👶丟接球、拍氣球、追泡泡等大動作練習視覺專注
4.孩子越大吸引父母注意的行為越多
最適合上學的年齡是中班-->4-5歲已具備同理心,可進入團體生活。在團體中,孩子透過同理心與心智技巧與同儕互相學習合作、協調、模仿、競爭,對成長有很大的幫助。
小孩"討互動",不是討罵是討玩,以下五個爸媽必懂得心理發展因素:
一、爭取注意力(參考繪本:是誰便便在我頭上)
二、被忽略,所以想討玩伴
三、用情緒抗議
四、挑戰權威
五、從遊戲互動中學規則
父母以下八種行為不是關心,孩子會非常反感:
一、將孩子隱私告訴親友-->傷孩子自尊。
二、跟孩子說:"我說這樣就是這樣!我都是為你好"-->權威教育,會讓孩子長大更叛逆。
三、跟孩子說:"你比較大,要讓弟妹"-->家中排行不是孩子可以決定,不公平的處理語言會讓孩子價值觀混淆。
四、不相信孩子說的是真話-->孩子會認為"反正我說的你又不信",搞到孩子只喜歡跟同儕在一起。
五、用取笑揶揄的方式,想讓孩子的行為改正-->會讓孩子無助,行為更退化、沒自信。
六、爸媽可以打罵,但孩子不准打人-->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模仿對象,這種"別人可以,但我做了有嚴重後果"的感覺,在兒童心理非常矛盾複雜。
七、管教有雙重標準-->家裡有雙重標準,讓孩子無所適從
八、在眾人面前逼著認錯-->讓孩子台階下的教養行為,常讓孩子更反抗,更不知道自己錯在哪。
5.孩子出言不遜、愛頂嘴,處理方式
狀況一:孩子認為自己的權益被剝奪了,所以要抵死反抗
處理:引導孩子回想制訂的規矩
狀況二:孩子認為環境限制太多,沒有表達意見的空間
處理:提供孩子"可以做...."的選擇
狀況三:欺負教養弱者
處理:管教態度要一致
狀況四:長期被過度溺愛,養成不恰當的說話方式
處理:提供良好的行為習慣做楷模